新闻中心News Center

行业新闻 公司新闻

首页 > 枣庄新闻中心 > 枣庄行业新闻

二手气动冲床公司:提供设备操作流程

时间: 2025-10-01 点击数:

在现代制造业中,冲压工艺作为金属加工的重要环节,广泛应用于汽车、家电、五金、电子等多个行业。随着企业对成本控制与设备效率的日益关注,二手气动冲床因其性价比高、运行稳定等优势,逐渐成为中小型企业设备采购的热门选择。然而,许多企业在购买并投入使用后,往往忽视了规范的操作流程,导致设备损耗加快、安全事故频发。因此,掌握一套科学、系统的操作流程,不仅是保障生产效率的前提,更是确保人员安全和延长设备寿命的关键。

在正式操作前,必须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。这包括确认电源连接是否牢固,气源压力是否稳定在0.5~0.7MPa之间,润滑系统是否已注入适量润滑油,以及模具安装是否正确、紧固件有无松动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气动冲床的工作依赖于压缩空气驱动,若气压过低会导致滑块行程不足,过高则可能损坏气缸或密封件。因此,建议每次开机前使用压力表检测实际供气压力,并通过调压阀进行精确调节。此外,还需检查急停按钮、光电保护装置、双手启动开关等安全装置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,任何异常都应立即上报维修,严禁带病运行。

设备检查无误后,进入试运行阶段。此时应将冲床切换至“点动”模式,按下启动按钮使滑块缓慢上下运行2-3次,观察其运动轨迹是否平稳,有无异响或卡滞现象。同时注意听辨电磁阀换向时的声音是否清脆,若出现沉闷或断续声,可能是气路堵塞或阀芯磨损。试运行过程中还应确认模具闭合高度是否合适,避免因装模高度设置不当造成冲头与下模碰撞,导致模具崩裂或机身变形。对于新更换的模具,建议先用废料进行空冲测试,确认尺寸精度和冲裁效果达标后再投入正式生产。

正式生产开始后,操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标准化作业程序。每批次产品加工前,必须核对工艺文件中的材料规格、厚度、冲压顺序及公差要求,确保所用原材料符合设计标准。上料时应保持双手远离模具区域,严禁用手直接推送板料,推荐使用自动送料机或机械手辅助进料。当采用手动送料时,必须配合使用推料杆或定位挡块,并严格执行“双手按钮”启动机制——即两个启动按钮必须同时按下且间隔距离大于30厘米,防止误操作引发夹伤事故。冲压过程中要持续监控成品质量,一旦发现毛刺增多、尺寸偏差或废料排出不畅等问题,应立即停机排查原因。

在连续作业期间,设备的维护保养同样不可忽视。建议每工作两小时进行一次例行巡检,重点查看曲轴轴承温度是否异常升高(一般不超过60℃),皮带张紧度是否适中,以及接头处是否存在漏气现象。每日下班前应对工作台面、导轨、滑块等部位进行清洁,清除金属碎屑和油污,防止杂质进入运动副造成磨损。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深度保养,包括更换空气过滤器滤芯、排放储气罐积水、补充齿轮箱润滑油,并对所有紧固螺栓进行复拧。长期闲置的设备重新启用前,还需对气缸活塞进行防锈处理,并空载运行15分钟以上,确保各部件恢复良好工作状态。

面对突发故障或紧急情况,操作人员必须具备快速反应能力。如遇模具卡料,切勿强行启动设备或用工具撬动,应先关闭气源,挂上“禁止操作”警示牌,再由专业技术人员拆卸处理。若发生人身伤害事故,第一时间按下急停按钮切断动力,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,组织救援并保护现场。值得注意的是,所有维修作业必须遵循LOTO(上锁挂牌)制度,即在检修前锁定能源隔离点,防止他人误送电或供气造成二次伤害。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,提升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处置能力。

除了日常操作规范,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设备档案管理制度。每台二手气动冲床都应配备独立的技术台账,记录购置时间、维修历史、更换配件清单、校准日期及操作责任人信息。通过对运行数据的长期追踪分析,可以预判潜在故障风险,实现从被动维修向主动预防的转变。同时,建议与专业服务商签订维保协议,借助其技术力量完成年度全面检测与性能评估,确保老旧设备仍能维持高效可靠的运行水平。

二手气动冲床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初始采购成本的节约,更在于其可持续使用的潜力。只要配以严谨的操作流程、细致的维护管理和健全的安全体系,这类设备完全能够在新的生产环境中焕发长久生命力。每一个细节的把控,都是对生产效率的加持,也是对生命尊严的尊重。真正的工业进步,从来不是一味追求速度与规模,而是藏在每一次规范操作的背后,体现在每一台设备被妥善对待的过程中。